多年以后面对《百年孤独4月春光明媚,是向世界文学大师集体致敬的季节。 多年以后,面对《百年孤独》,中国的不少作家将会回想起马尔克斯带他们进入的那一片崭新的文学天地。
新华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曲俊雅李学梅)4月春光明媚,是向世界文学大师集体致敬的季节。
这个月的23日因是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等世界大文豪出生或逝世纪念日,因而成为世界读书日。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辞世,为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增添了一份别样的忆旧情怀。
世界读书日,全称是世界图书和版权日。马尔克斯生前与中国的交集乃至一场“纠结”的书缘,恰恰见证了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历程,成为了一段中外文化交流的佳线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当今快餐式阅读风靡的时代,抚阅《百年孤独》,人们会再次“发现”经典文学名著的不朽魅力,重新思考文化的传承、互鉴与交融等命题。在灿若群星的世界文学大师中,马尔克斯和他的这一代表作,对于新时期中国作家和中国文化界,有着无法磨灭的记忆。
说不尽的《百年孤独》。这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以其崭新的叙事手法,深深影响了中国的许多作家。莫言曾如是描述**次读到《百年孤独》时的震撼:“我为什么早不知道小说可以这样写呢?”
人们无从推断,若不曾读过《百年孤独》,莫言的作品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他会不会登上2012年的诺奖领奖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开创性的写作方式,不但助燃拉美“文学爆炸”,帮助世界重新认识、了解了这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又跨越千山万水、跟随书的足迹留痕于中国当代文学史中。
未经授权,不同出版单位的不同译本曾经泛滥于市——据报道,这是1990年马尔克斯在北京和上海书店看到的情形。大师失望之余放下狠线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独》。”
不过这段不怎么愉快的经历,*终以马尔克斯的“食言”画上句点。2011年年中,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出品、南海出版公司的中文简体版范晔译《百年孤独》在中国发售,腰封上大字强调:“中文版全球首次正式授权”。
究竟是什么令马尔克斯违背“誓言”无从得知。但不难判断的是,这与近20年间100多家中国出版机构的接洽恳请,与其代理人派出工作人员,对中国图书市场、出版机构的了解可能有关。如果没有法律意识的普及增强,如果不是出版环境的日益规范成熟,《百年孤独》在中国的这份尴尬恐怕不会迅速消解。
《百年孤独》正版在中国问世之后,曾有媒体以高昂版权费为由,提出了是否值得的问题。然而无论出版界还是民间,人们的答案近乎一致,那就是正版的价值,非金钱所能衡量。
在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们对知识的尊崇自古及今,在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的过程之中,这一古朴的理念得到坚守。
它的意义,还在于表达了中国与国际规则接轨的真诚意愿,特别是对知识产权的日益重视。
在马尔克斯访华后两年,即1992年,中国加入《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20多年间,世界见证了中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以及维权意识的日益普及与增强。
更重要的是,《百年孤独》的“转正”,折射出中国人对保护知识产权重要性的不断觉醒。当“免费午餐”成为习惯,受伤的不仅是《百年孤独》这样的经典名著,还有中国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只有保护才有创新,才有创新产业的振兴——这一认识和理念的普及与深入,对中国的未来而言弥足珍贵。
马尔克斯的“食言”,也可视为对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断进步的一种认可或肯定。这种进步,被世界看在眼里。一个*新的例证,在今年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前夕,中国警方打击网络制售假药犯罪的“云端行动”23日在华盛顿获颁由美国商会全球知识产权中心所评选的“知识产权捍卫者奖”。这是外国政府部门首获此奖。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道路或许还长,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加速前行。正如马尔克斯1990年放出狠话,当时没人会想到,这一心结将在20年后烟消云散。如今的中国,也因为《百年孤独》正版的问世,从容坦荡地纪念这位大师的辞世。
多年以后,面对《百年孤独》,中国的不少作家将会回想起马尔克斯带他们进入的那一片崭新的文学天地。
多年以后,面对《百年孤独》,中国的不少出版人也会想起马尔克斯给他们上的一堂“版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