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体育官网:大家如何评价《百年孤独》的?多年以后,面对《百年孤独》,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在那个老式阳台上沉浸于阅读《红楼梦》的场景。
数年之后,面对《百年孤独》,我自然而然地回忆起,在那间老屋为寻求《红楼梦》的谜底而研读红学著作的那个激动、心潮澎湃的时期。
《百年孤独》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自不必多言。它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20世纪*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在《百年孤独》之前,我喜爱的国外名著唯有《安娜 卡列尼娜》,是《百年孤独》让我理解了自己阅读的匮乏。
对于非文学专业的我来说,我不会用专业的术语去品鉴这部著作;对于人生阅历不算丰富的我来说,我亦不敢断言我能够读懂这部著作的每一字译文。但在马尔克斯构建的孤独的心灵世界中,我却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我想,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正是能让读者与文字或作者产生共鸣。
小说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一百年的兴衰历史,**代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带领全家和朋友们一起去寻找栖身之所,经过两年多的长途跋涉,来到了一片滩地,按照梦的指引,他们在这里建造了村镇,就是马孔多。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自此展开,宿命的轮回使他们每一代人的命运都有着使命般的相似。人物名字的重复预示了这些人物的性格行为特点,以及*终的结局。以此奠定人物的灵魂,读起来有一丝荒诞更有一丝诡异,与其说给人物取名不如说是给名字配上人。如叫阿尔卡蒂奥的都是粗壮任性,淫欲糜烂;叫奥雷里亚诺的都是性格沉稳、孤寂,从出生时就大睁着一双洞察一切的双眼。*终,马孔多及家族的*后一个奥雷里亚诺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
近日我在阅读这部著作的时候,联想到了很多其它名著,而*多的却是《红楼梦》。以我个人的视角看来,两部著作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1, 《百年孤独》讲述了一百年来波恩迪亚家族在马孔多的兴衰史;《红楼梦》讲述了四大家族由鼎盛至衰败的家族史。
2, 按人们给《百年孤独》的说法,《红楼梦》也应是一部魔幻小说。也夹杂了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如女娲补天等等。我们叫它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一部晚清著作。
3, 《百年孤独》中的预言家是神秘的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而《红楼梦》中洞晓一切生死轮回的是空空道人与癞头和尚。
4, 两部巨著对人物命运的宿命也是惊人的相似,梅尔基亚德斯把他的预言密码写进羊皮卷里,几代布恩迪亚人未能破译,*终只能让第六代的奥雷里亚诺被飓风抹去之前破译,才能是合适的契机。“家族的**个人被绑在树上,*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可以预料这种镜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将在奥雷里亚诺 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红楼梦》与之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对于人物的宿命并不是*后破译,而是在开始就有预言。如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子已经把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副册,以及又副册中众姐妹的命运结局告诉了宝玉(虽说天机不可泄露),可惜当时未经世事的宝玉并不能理解。书中还大量出现各种谶语以暗示人类的命运,如暗示宝玉的“你死了,我做和尚去。”暗示惜春的:“我明儿也剃了头,同她做姑子去。”
5, 一个是:“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另一个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其中滋味,你品,你细品。
《百年孤独》中的人物是孤独的,如奥雷里亚诺 布恩迪亚上校将自己关在作坊里不停地做小金鱼,每攒到十七个就将它们都融掉再重做。阿马兰妲将寿衣做了又拆,拆了又做。还有那些不被世人理解的爱情,都是他们对孤独的体现与啃啮。《红楼梦》中的人物也是孤独的。宝哥哥的痴病、林妹妹的多愁善感、晴雯的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以及那些命运多舛的人物与爱情,都是在封建礼教下的孤独与无奈。
当我读到两代蕾梅黛丝,及美人儿蕾梅黛丝与梅梅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立即映出林黛玉的形象,当然不是外貌的形象,而是心灵相通的形象。美人儿蕾梅黛丝貌似智商低下,不解人情世故,喜欢不穿衣服在屋里走来走去,对俗事的一切都无动于衷,更不会为其所累。奥雷里亚诺 布恩迪亚上校却说她是自己见过的*富有智慧的人。而我认为,这恰恰是她*纯洁、*真实的表现。而林妹妹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更是跳出了世俗的束缚。美人儿蕾梅黛丝*后微笑着升天,与林妹妹夙愿完成后的沉湖(刘心武推论)都是“质本洁来还洁去”,都是在世间短暂停留、不惹尘埃的尤物。
第五代的蕾梅黛丝,小名梅梅,展现的是为爱奋不顾身、至情至性的林妹妹。她们都在为传统礼教而抗争,梅梅的母亲,这个道貌岸然、从小按照女王标准培训,与外界隔离,充满幻象的女人,冷酷地毁灭了女儿的爱情与幸福,致使女儿*终孤独老死。林妹妹在贾府中与封建势力的抗争中,默默忍受着“风刀霜剑严相逼。”*终也是“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丽贝卡是**代布恩迪亚家的养女,拥有着与这个家族不一样的血统,她勇敢无畏、大胆震撼、强势、有控制欲。这也正是**代的乌尔苏拉希望自己的子孙拥有的品质。她冲动 的心性和不羁的情欲导致她不管不顾地与阿尔卡蒂奥结合。而《红楼梦》中我另一个喜欢的人物尤三姐恰也似这般火热,敢爱敢恨,追求幸福。二人同样为摆脱想束缚自己的大网而轰轰烈烈地抗争。
除此之外,奥雷里亚诺 布恩迪亚上校也似贾政般貌似正义、爱惜亲情,也许都只是出于自己的自私。还有阿尔卡蒂奥们的纵欲荒淫,对应了贾府中的。笔者不再赘述,恐有牵强之嫌。
两部作品诞生的时间,《红楼梦》比《百年孤独》早了一个世纪。不知加西亚 马尔克斯是否也拜读过中国的这部伟大巨著,或是如《西游记》这样的玄幻小说。
许多文学评论都说,《百年孤独》对中国作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檀香刑》、《生死疲劳》等等很多名家的作品中都有《百年孤独》的影子。确实,回过头来想想,很多名家名作中倒叙、插叙的写作手法,以及其中融入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魔幻想象等,也许都是受了《百年孤独》的影响。人们都惊诧于小说原来还能这样写,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叙述方式,站在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但其中的非现实主义部分,恐怕还是受中国传统名著的影响更多吧。
其实,每个人生来都是孤独的,而个性(如《百年孤独》中的“疯子们”)更是通往孤独的共性。我们潜下心来,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寻求着精神的慰藉,找到自己孤单的影子。让孤独成为自己狂欢的盛宴。